大本钟(英语:Big Ben,或翻译成大笨钟、大鹏钟),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,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(Clock Tower)的大报时钟的昵称。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,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钟楼高95米,钟直径9英尺,重13.5吨。每15分钟响一次,敲响威斯敏斯特钟声。自从兴建地铁Jubilee线之后,大本钟受到影响,最近测量显示大本钟朝西北方向倾斜约半米。大本钟原先只指钟塔内的铜钟,但后来演变成指整座钟塔。大本钟的命名来源众说纷纭,有一种说法称大本钟的名字来自于本杰明·豪尔爵士。大钟于1858年4月10日建成,是英国最大的钟。塔起码有320英尺高(约合97.5米),分针有14英尺长(约合4.27米),大本钟用人工发条,国会开会期间,钟面会发出光芒,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。每年的夏季与冬天时间转换时会把钟停止,进行零件的修补、交换,钟的调音等。大本钟的可靠性毋庸置疑,自从建成,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官员每天两次派人校对此钟。不过有一次它把时间报错了,因为一名在大本钟上作业的油漆粉刷工在钟面上挂了一个油漆桶,把钟弄慢了。[来源请求]2009年6月1日,欢庆启用150周年。
议会大厦即威斯敏斯特宫,建筑整体为大家所熟知的哥特式,盖有如同针塔般的尖顶,由查尔斯-柏利设计。如今,众人皆知的议会大厦其本来的名字为 West Minister Palace,即威斯敏斯特宫。在1834年的一场大火中,这座宫殿几乎初被毁,只留下了唯一的瓦顶的威斯敏斯特大厅。此后,又花费了几年时间重建。
西敏寺大教堂,亦译作威斯敏斯特寺,位于英国首都伦敦泰晤士河南岸,议会大厦西南,创建于公元960年。它的前身是7世纪时在泰晤士河一个叫托内的小岛上建起的祭祀圣彼得的小教堂。从创建时起,寺院就称作威斯斯特寺(意为“西寺”,以区别于位于城东伦敦塔外的一个西都会寺院--“东寺”。)1050年,英格兰国王“笃信者”爱德华(1003--1066年)下令对之进行扩建,以作为自己的墓地,1065年竣工,正式启用。西敏寺的柱廊恢宏凝重,拱门镂刻优美,屏饰装潢精致,玻璃色彩绚丽,双塔嵯峨高耸,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,又静谧肃穆,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。1987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,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唐宁街10号(10 Downing Street),位于英国首都伦敦威斯敏斯特,威斯敏斯特区白厅旁的唐宁街,一所乔治风格建筑物。传统上是第一财政大臣的官邸,但自从此职由首相兼领后,就成为今日普遍认为的英国首相官邸。其设计朴实的黑色木门,缀上白色的阿拉伯数字“10”,成为了人所共知的标记。
白厅街是一条很著名的街道,它因1622年英王詹姆斯一世建筑的王宫白厅(Whitehall)而得名,白厅街约半公里的街道两侧,是英国政府主要部门集中办公地,左边是外交部,右边是国防部,还有过去曾指挥全球最大舰队的英国海军部。在白厅街上,你还会看到英武的皇家骑兵队的岗哨,他们头戴缀着红缨的银盔,挺身马上,有如古代骑士,又像尊尊雕像,一动不动,眼前无论出现什么景观也不为之动色。
圣詹姆斯公园英语名称:St Jam es's Park面对白金汉宫的圣詹姆斯公园(St. Jamess Park),原本是圣詹姆斯宫的鹿园,17世纪时查理二世聘请法国景观设计师重新造景,19世纪初在英国著名建筑师纳许进一步美化之下,至今成为伦敦市中心最美丽的公园。
白金汉宫(Buckingham Palace)是英国君主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。[1] 宫殿坐落在西敏市,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,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。历史上每逢英国欢庆或是危机时刻,这儿也是不列颠人民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。
1703年至1705年,白金汉和诺曼比公爵约翰·谢菲尔德在此兴建了一处大型镇厅建筑“白金汉屋”,构成了今天的主体建筑,1761年,乔治三世获得该府邸[2],并作为一处私人寝宫。此后宫殿的扩建工程持续超过了75年,主要由建筑师约翰·纳西爱德华·布罗尔主持,为中央庭院构筑了三侧建筑。1837年,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,白金汉宫成为英王正式宫寝。19世纪末20世纪初,宫殿公共立面修建,形成延续至今天白金汉宫形象。二战期间,宫殿礼拜堂遭一枚德国炸弹袭击而毁;在其址上建立的女王画廊于1962年向公众开放,展示皇家收藏品。现在的白金汉宫对外开放参观,每天清晨都会进行著名的禁卫军交接典礼,成为英国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观。
泰晤士河畔的古建筑,伦敦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的两旁,尤其是那些有着上百年、甚至三四百年历史的建筑,每一幢建筑都称得上是艺术的杰作。
伦敦塔桥(Tower Bridge)是位于英国伦敦一座横跨泰晤士河铁桥,因位于伦敦塔附近而得名。伦敦塔桥有时被误称为伦敦桥(London Bridge),其实真正的伦敦桥是另一座完全不同的桥梁,位于伦敦塔桥的上游。
伦敦唐人街,或中国城,坐落于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市的苏活区(Soho),其中主要有中国餐馆、中国商品店和纪念品店。其中旺记是最著名的中国餐馆之一。伦敦最早的华人聚居点是莱姆豪斯(Limehouse),早在1800年代初期,一些来自中国华南地区的劳工和水手就流落伦敦,在船厂区落户。到了20世纪初,聚居于当地的越来越多的华人主要视邻近船厂区的华裔水手为顾客。后来当地渐渐变得以合法鸦片烟馆和贫民窟而出名,相对于今日唐人街著名的餐馆和超市。直到1934年,这一区域被拆卸,但现在这里仍有少量华裔年长者居住。二战之后,随着中国餐饮逐渐受欢迎以及香港移民的大批涌入,爵禄街一带开始出现众多中国餐馆,一些从船厂区搬来的业主不断向当地其他族裔顶让商铺,后来华人势力逐渐占据了爵禄街一带,开始被视作“唐人街”。不过伦敦唐人街至今没有被正式的行政边界。1985年,伦敦政府正式承认“伦敦华埠”为唐人街社区。2005年,大地产商Rosewheel决定重新开发中国城东部地区,这一计划遭到了很多当地华人商户的反对,他们认为这一计划将驱赶传统中式商户,削弱当地的人种特色。